”这”的写法。
第一步:观察字形,这属于方形,往往写成了扁形。熟悉它的字形之后,才能写好,这是第一步。
第二步:写文字旁。有的人先写走之旁,是错误的。这个文字的点,要点的有力度,重重的感觉,切不可太轻细。而且,与横要分离不可接触,文字旁里面的空隙越小越好,不可太空。写文字旁最后一笔要注意,本来文字的最后一笔是“捺”,但是当这个捺又碰到下面走之旁的捺,两个捺在一块的时候,书法上有个规定,就是不能重复雷同,那好,只有将文字旁的捺改写成长点的形式,也就是“反捺”。
第三步:写走之旁。这个是个难点,首先,走之旁的点,必须高一点,尽量不要与下面的横接触。最难写的是接下来的形状像3的笔画,这可不是3,很多人都写成3了。正确的写法是:用笔尖扛肩倾斜着写出短横,然后将笔尖重按,使劲贴挤着短横,由重到轻写一个很窄的s形注意很窄哦!那个角越尖越好。你要学不会,还有一个办法,就是干脆画个小括号也很美 ,不管用哪种方式,都应该尽量往字的中间收着写,因为这个地方属于次要笔画,不能往外放,否则就会出现字的中间太空的现象。最后的捺笔也很难,属于平捺,平捺并非真正的水平,而是一波三折,即一个笔画折三折,第一折比较小,先往右上方行笔,第二折稍微有个小坡度,第三折有个强烈的重按停顿点,即捺脚跟,还有个脚尖,即捺尖。注意捺尖不是往右上方行笔,也不是耷拉下来,而是朝着右方(略微上翘一点也行但不可过分)。这样一来,把所有的笔画都弄明白之后,这个走之旁写不好才怪 。
特别需要指出的是,第一步里讲到的首先观察好字形,是方形,中间比较紧凑,文字旁因为是次要笔画,所以往中间“收”,而走之旁的捺,则舒展的往右“放”,一直放到能稳稳的托住抱住上面的文字旁为止,整个字团结在一起不分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