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握姿:
(一)握姿错误会影响孩子模仿笔迹书写和汉字书写效果,比如横竖写不直,控笔不稳模仿笔迹呈波浪状,具体说:
1、 拿笔过低,书写长的模仿笔迹时,施展不开;
2、 手腕扭曲,写出的字容易向右下方倾斜,横竖写不直呈波浪状,坐姿不正;
3、 大拇指和食指抱得太紧,(1)写撇画不能把弧度表现出来,(2)竖画容易写斜,(3)容易造成看不见笔尖,导致坐姿不正或将放纸偏右等等。
4、 后三指握的太紧,最容易造成手部书写重心向左下方严重倾斜,书写慢书写累甚至书写一段时间手发汗。
5、 拿笔角度过陡,容易造成“撇捺书写不舒展,弧度模仿笔迹写的僵硬”。
硬笔书法初学者珍藏版知识
正确握笔姿势
(二)正确握姿和放姿、选用笔及矫正方法:
1、正确握姿和放姿:(1)、把笔放在中指指甲上方1cm处;(2)、大拇指和食指对头“捏”,掌虚成圆形;(3)、四指并拢夹紧,不要闪出缝隙;(4)、将无名指和手掌边沿一圈放在桌面上,后三指略向前伸出一点,起到支撑作用;(5)、手和手臂向左上方40度左右呈直线型,不要扭曲,手要明显高于手臂;(6)、笔杆指向右肩偏右一点方向.
2、选用笔:铅笔:带凹槽的纠正握姿的洞洞铅笔。
3、简单矫正方法:(1)皮筋和纸团结合法;(2)家长长期强迫干预法和孩子时刻自我提醒法相结合。
硬笔书法初学者珍藏版知识
家长的陪伴和鼓励、赞赏很重要
二、三种笔法和手指发力技巧:
(一)三种笔法
1、顿笔:向右下方(或左下方)轻按后不动。主要靠食指和大拇指同时发力。比如:常见的横竖撇、折画处钩画提笔前等
2、提笔:靠中指向上(可向不同方向向上抬)抬起发力,如:挑画、钩画、撇画、悬针竖等。
3、压笔:书写前笔尖悬空入纸,笔力主要靠大拇指逐渐由轻到重发力,模仿笔迹由细到粗。比如:捺画起笔第一段、卧钩第一段、弯钩第一段、弧弯钩第一段等。
(二)手指发力技巧:
手指发力技巧直接决定模仿笔迹的粗细长短、角度和弧度,进而表现出一个字姿态和神韵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控笔能力”。
1、 大拇指和食指在硬笔两侧起到控制左右平衡以及向下发力,主要表现在“顿压笔法”;
2、 中指在硬笔下端起到支撑作用以及向上发力,主要表现在“提笔笔法”;
3、 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一起向不同方向收缩,大多数便形成“拉”的动作。具体的说,横画书写动作是靠大拇指向右推发力同时食指与中指收缩;竖画和撇画是靠食指向下发力同时大拇指和中指收缩。
三、模仿笔迹归类对比各种写法:
传统模仿笔迹分类按“永字八法”分成:点(侧)、横(勒)、竖(弩)、撇(掠或啄)、捺(碟)、折、挑(策)、钩(趯);我根据青少年掌握模仿笔迹的易难过程,可将模仿笔迹可以分为四大类直画、斜画、弧画和组合模仿笔迹。
1、 直画:横、竖、横折、竖折、横钩、竖钩、竖提;
2、 斜画(弧度表现不明显的):五种撇画如短撇、平撇、长撇、竖撇、捺画、提画;
3、 弧画:点画、弯钩、弯撇、卧钩、斜钩、竖弯钩、竖弯;(画圆取弧,弧处轻提)
4、 组合模仿笔迹:横折钩、横撇、撇折、撇提、撇点、横折提、横折弯钩、竖折折钩、横折折撇、横折弯钩、竖折撇、横折折钩等。
硬笔书法初学者珍藏版知识
模仿笔迹练习是迈开书法的第一步
四、临帖技巧:
如果一个学习书法的人不准确临帖,书写或书法水平是很难得到提高的。所以要想进步大就要踏踏实实的让心沉浸下来临帖。临帖分为描红、摹写、临写,其中临写又分为很多种,其中对临和背临是经常使用的。我主要讲解单字对临方法。
1、 读帖:对临前,观察字或模仿笔迹的形态如大小、高低、粗细、角度、距离把控、笔法、结构等等。
2、 临帖:
(1)先整体把握结构,再认真细看每一模仿笔迹写法(如高低、大小、角度、粗细、笔法),进而看模仿笔迹之间联系,最后看一笔写一笔。
(2)临写时,体会某个模仿笔迹难写之处,体会模仿笔迹与模仿笔迹之间难以处理之处,便于下次临写进行及时纠错。
(3)临写完一个字后,与原帖先整体对比结构和大小,再看某个模仿笔迹书写错误,再看模仿笔迹之间处理难处在哪;
(4)自己或借助老师帮助,找到纠正的方法反复练习。
所以学习书法路上,临帖要悟带练,要边悟边练,要边练边悟,反复之……
3、 临帖迁移:把已经掌握比较熟练的字拆分成“偏旁部首”和“字根”,按照间架结构方法把已学的偏旁部首嫁接到其他字根,或相同的字根嫁接到不同的偏旁部首进行组字。写完后自我诊断后,再查阅原帖对应的字。这样容易达到举一反三,把字写活。对于同字变形不做介绍。
总之,学习书法的核心和关键就是临帖按法,临帖得法,勤于临帖。临帖不按法便不得法,不得法就让书法水平进步缓慢;懒于临帖,想提高书写水平,一纸空谈!